但在兰州金通储能动力新材料有限公司金昌分公司的车间,还是一派火热的生产场面:28台反应釜一刻不停地运转,一包包镍钴锰氢氧化物从流水线下来,整装待发。
镍钴锰氢氧化物,一种黑色的粉状物,别看它其貌不扬,它可是制造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手机电池的正极原材料。
在金昌,还有一种神奇的材料,在能源开发、化工、电子、航海、航空和航天等领域里被广泛应用,那就是镍合金。
有色金属新材料,是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金昌从发现我国第一座镍矿的那一刻起,就天然地具备了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的优势。
我市依托金川集团公司丰富的镍、铜、钴金属资源及原材料规模优势,聚力打造千亿级镍铜钴新材料产业创新聚集区,现已形成镍铜合金加工材料、电工材料、电池材料、粉体材料及粉末冶金制品、电镀材料、贵金属材料、高纯金属等新材料产业链条,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逐渐凸显,在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断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金昌因企设市,金川集团公司是这座城市的脊梁。在40年的发展征程里,金川集团公司曾给这座城市赢得荣誉、创造财富。但金川集团公司“一枝独秀”的局面,也给经济发展增加了不确定因素,特别是近几年,受宏观环境影响,金川集团公司的效益受到不小冲击,金昌的经济社会发展也遇到了困难。
金昌是国家确定的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矿产资源越挖越少,开采难度越来越大,严峻的发展形势倒逼全市上下不得不转变发展思路。金昌下决心转变发展方式,着力锻长板、补短板、强动能、增后劲,努力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市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实施“两区两城两融合”发展思路,延伸高质量发展内涵,竞争能力加快提升,加快培育六大产业链(打造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链,形成数字经济、新能源、化工循环、资源综合利用、高品质菜草畜产业链),全力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着力构建集群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充分发挥金川集团公司世界500强的龙头作用,努力建设国家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镍产业链、钴产业链、铜产业链、稀贵金属产业链、钛产业链,并推动产业链向中高端市场延伸。我市先后被确定为全国三大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国家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全国有色金属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地区,转型之路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今年,金川集团公司3.5万吨电镀用高端镍盐、镍火法系统集成创新改造、羰基镍及铂族金属原料制备二期、德通国钛3万吨转子级海绵钛、兴佰钛业40万吨硫钛钪废副资源循环利用等一批质量高、带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落地实施,产业链延伸加速、高端化趋势明显。1至9月,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链实现产值299.6亿元,同比增长37.8%。
“十四五”期间,在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方面,我市将做大做强粉末冶金项目,重点引进合金粉、3D打印、喂料等材料项目;铜材精深加工项目,重点引进铜箔、高铁铬锆铜接触线、高精压延铜合金带箔、微晶铜及铜丝、电磁线等加工项目;贵金属深加工项目,重点引进金、银、铂、钯等贵金属深加工项目;钛材料深加工项目,重点引进海绵钛、合成金红石、钛合金、钛锭、钛涂料等深加工项目。通过技术集成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聚集产业发展要素,构筑全产业链竞争优势,打造具有金川特色的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到2025年,有色金属新材料产品产量达180万吨,预计实现产业产值860亿元,把金昌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有色金属新材料基地和“一带一路”沿线重要的对外开放平台。
为强化市企融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市委市政府与金川集团公司不断加强制度设计,共谋合作机制,进一步规划“作战图”,确定“路线图”,描绘“施工图”。以延链补链强链为突破口,科学布局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功能区,着力打造粉末冶金、铜材精深加工、贵金属深加工、钛材料深加工等产业链,努力构建共生互补的现代产业生态体系,集成推进千亿元园区建设。
围绕金川民营经济产业园和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的重点产业链,利用金川品牌优势,立足现有产业优势,共同谋划联合招商计划,完善联合招商推介项目清单;围绕有色金属新材料等领域,紧盯三个“500强”企业,联合开展专题招商活动,通过主要领导带队、团队跟进,引进行业内领先龙头企业,争取促成一批建链延链补链强链重大项目落地建设。
9月23日至24日,市委王钧带领市政府和金川集团公司有关负责人赴山东,围绕新能源新材料、锂电池负极材料开展招商活动,并与洽谈企业初步达成合作意向。
市有关部门定期到金川集团公司调研产业链发展情况,详细了解镍铜钴等重点有色金属的资源状况及产品产量、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链核心配套企业相关情况、主要产品产能及销售方向。
为服务好入园企业,高效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金昌经开区坚持“龙头引领、配套跟进、补链成群”的发展思路,以打造镍铜钴新材料产业创新聚集区的先导区、核心区、示范区为目标,紧扣进位提升工作主线,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切实加大招商力度,扎实推进进位提升高质量发展。
金川集团公司建立服务民营企业诉求联动办理机制,以“共商、共创、共享、共赢”为理念,以金川民营经济产业园入园企业、金昌经开区入驻企业中与金川集团公司建立上下游产业链合作关系的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贯穿“各负其责、协调配合”的工作要求,通过部门、单位联动协同,提高响应速度和办理进度,做好招商、安商、扶商、惠商的全流程服务,助推民营企业发展,实现双方互利共赢。
围绕打造政策稳定、竞争公平、服务高效、成本优惠的营商环境“金”名片,我市认真落实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强化土地要素保障、招商引资突破、加强人才引进和培育等政策,实行制、专员制、“不来即享”“项目管家”服务和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容缺办理开工手续,实行精准灵活的扁平化管理,“一企一策”帮助企业纾难解困,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0%以上,90%以上实现“一网通办”下的“最多跑一次”,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个体工商户办理营业执照实现“秒批”,“只要企业定了干、一切手续政府办(除了安全和环保)”成为全市各级干部服务企业的共识和自觉。
兰州金通储能动力新材料有限公司金昌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贺建军告诉记者,其他企业一个反应釜一个周期最多生产50吨产品,他们可以生产70吨产品。
奥秘就在科技创新。为了赢得竞争先机,该公司投入大量资金培养自己的研发队伍,在钴冶金及锂电池材料的技术、工程领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实用型专利共计80余项。
新材料,贵在“新”字,与传统材料产业进行比较,新材料产业具有技术密集、研发资金投入量大、产品附加值高等特点。打造镍铜钴新材料产业创新聚集区,加强企业技术创新是不二法门。
为精准攻克企业的技术难题,我市建立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链咨询专家库,围绕产业链发展实际,与链主企业共同找准产业链发展难点、堵点、痛点问题,积极对接省工业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专家库,精准邀请高校和企业专家组成专家团队,并确定首席专家顾问,形成每条产业链至少有一所高校、省内知名企业支撑的发展格局和定期对接的良性互动机制,推进产业链协作创新。
今年上半年,金川集团公司联合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8家科研院所、兰州大学等14家高等院校、酒钢集团公司等15家大中小企业,组建了“甘肃省镍钴资源高效利用及新产品开发创新联合体”,共同攻克“卡脖子”技术,破解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助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升级,谋划产业链良性发展。
同时,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加速企业科技成果转化。金昌宇恒镍网股份有限公司、甘肃施可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甘肃金川恒信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3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甘肃高能中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获得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对已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金泥集团公司、甘肃瓮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技术中心进行年度考核,推荐企业先进的生产工艺申报甘肃省工业优秀新工艺。
我市还联手金川集团公司共建共享科技服务平台,建立健全金川集团公司、金昌市科研基础设施、科研仪器、中试线、专利基础信息向园区企业开放服务管理办法。依托镍钴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院士工作站、科技领军人才工作室,引进“候鸟式”高科技人才,为园区提供智力支持。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机制,引导园区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专家院士、下游应用企业开展科技合作,分产业链、产品链组建科技创新联盟,为金川民营经济产业园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
同时,依托镍钴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和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积极对接国家和全省新一轮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在有色金属延伸加工、新材料产业等重点领域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增长由要素驱动、技术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主动融入丝绸之路“科技走廊”建设,积极构建开放式引技引智引才模式,重点引进一批在基础原材料研发、核心技术攻关等方面的高精尖人才,切实增强企业的研发实力,着力提升金昌有色金属新材料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让“金娃娃”的“金”字招牌更闪亮。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